03压抑型逆反
许多父母怕孩子反抗,最常对孩子说的就是“听话”,可是,太听话的儿童,往往可能成为问题儿童。有些孩子从不违抗父母的意愿,但是不反抗,并不意味着没有矛盾,他们只是把矛盾埋藏在心里。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,他们会越来越渴望自己做主,不顾一切地反抗父母,从而产生激烈的冲突。
俊才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。他从小胆小,连看到村子里杀鸡都怕。他父亲则是一位非常有抱负的医生。父亲希望俊才也能做一个医生,强制要求俊才在外婆临终前发誓,一定要读医科大学。后来,俊才虽然一百个不愿意,但想起外婆临终前自己发的誓言和父亲的期盼,还是在高考的时候报考了医科大学。在医科大学的四年间,俊才在专业学习上面临重重困难,他始终克服不了自己内心的恐惧,在实习阶段,看到尸体就昏倒,最终产生了精神疾病。引发这场悲剧的原因,正是孩子压抑已久的不满情绪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。
我们应该从中得到什么教训呢?
首先,选择是孩子的权利。父母遇到与孩子相关的事情时,一定要和孩子商量,给他们选择的机会,千万不要代替孩子做决定,更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。
其次,父母应给孩子宽松、自由的发展空间。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讨论对各种事情的看法,肯定孩子的努力,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,自我接纳程度较高,自信心、自尊感和成就欲望都比较强,还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最后,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扮演全能角色。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出错,事事包办,几乎像个超人。这样做,又累又不明智。对于青春期的孩子,教育的首要原则就是理解和尊重。
04叛逆型逆反
青春期的孩子容易情绪不稳定甚至叛逆。他们希望通过另类的言行,引起周围人的关注。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,他们喜欢批判和否定所有事情,尤其是父母管教时,他们可能会尖锐刻薄地反驳,从而证明自己与众不同。如果父母在同伴或异性面前管教他们,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加强烈。
孩子的这些表现,都是青春期的特点,父母要理解和宽容,也要学会应对。在孩子逆反的时候,父母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他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,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,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,让他们主动认识到事情的对与错。当孩子顶嘴时,父母不要和孩子针锋相对,而可以放低姿态,让孩子的情绪冷静下来。之后,最好能和孩子敞开心扉谈一谈。如果可以的话,给孩子写封信或发微信、短信,都会收到较好的效果。顶嘴是孩子成长的必然产物,只要父母积极引导,一定能帮助孩子安全地度过叛逆期。
生活在信息时代,孩子有许多可能超越父母的优势,也有更鲜明的个性。作为父母,要理解新时代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,并学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,认识孩子叛逆的原因与价值。只要分清孩子叛逆的类型与原因,再加以正确引导,便能解决孩子的叛逆问题,甚至可以变烦恼为快乐。